贾文雯:万里归来小院,勇攀技术转移高峰丨吾道青年

时间: 2023-12-14 09:22 来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贾文雯,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技术转移硕士2023级学生;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材料学院;目前就职于珠海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新中心,任创新部部长,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还记得研究生新生入学日,我和同学一道进入综体参加开学典礼,听校长给我们讲清华的发展和清华的精神,21年前本科入学时的回忆一时涌上心头。虽然“情与貌,略相似”,但时隔多年,我才真正理解了清华人勇于担当历史使命的精神和责任。

走遍万水千山,追逐时代浪潮

作为20年前材料学院的学生,专业课上常常会听到老师痛心疾首地对我们讲我国学术界、产业界在本领域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听到此处,心中常有刺痛。

走出清华园,我步入新能源行业。那时我国还处于加入WTO的外向型经济红利期,由消费电子爆发带来的电池行业大发展、第一次光伏产业热潮带来的新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正如火如荼。我们这批刚离开校园不久的、乌泱乌泱的研发工程师大军,把产业链上各项关键技术,以 “神农尝百草”的模式逐步消化吸收,探索出最具性价比的自主技术路线,形成国内外大量知识产权,通过自行设计的工艺、产线,将产品量产推向市场。在这里,我品尝过所负责的全球首创类型产品量产的喜悦;经历过驻外开疆拓土的艰辛;体验过产品市场前景不明朗的迷茫;最令我难忘的,还是那些和项目团队小伙伴们为了解决问题而紧张奋战的日日夜夜。回想这些时刻,我总能真切地意识到我们小小的力量慢慢积聚,是可以让世界一点点改变的。

此后我还参与了汽车、核能、轨道交通等行业国外技术向中国输出的技术服务和工程实施工作。逐渐地,老外原以为的不管“对症”与否,带个头发花白的外国专家来国内,就能把我们唬得一愣一愣的日子过去了,不拿出点真本事来,国内企业也不“撒鹰”了。甚至在很多领域里,原来的中国“学生”变成了“老师”,从学习追赶变成同场竞技,各擅胜场。

择一城专一事,打造技转平台

2016年,那是一个春天,我回清华参加毕业十周年返校系列活动。得知清华在珠海成立了一个成果转化的机构,虽然我当时并不清楚成果转化具体要干啥,但十年来在产业界工作的经验和直觉告诉我,企业自己容易啃的“肉”都差不多啃完了,未来得去啃那些真正的“硬骨头”,需要清华及其他大学、科研机构的力量来武装“牙齿”,必然需要专业的机构来作为桥梁。于是我装了一车行李就来到了珠海,跟着领导、带着同事们一头扎进新机构的建设中。

转眼又7年,珠海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新中心已经成为珠海市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一面旗帜。我们根据芯片设计与制造、生物医疗与大健康、工业机器人与自动化、高端工业装备、新能源关键装备等珠海市着力发展的产业,设立了9个科研平台;引进了64名学术、产业界高层次人才,以及其它各类创新创业人才500余人。为满足团队需求,组建各领域研发、测试实验室13个。科技成果方面,单光子散射及高精度瞬态成像技术在Nature Communication发表;攻克“光刻修正软件”“超精密抛光工艺”等“卡脖子”技术;成功转化 “高效率免维护车用充电桩”“太赫兹毫米波芯片”等一批国内外高校科技成果;获得日内瓦国际发明金银奖等国际奖项;引进及投资企业累计42家,与珠海多家企业开展科研项目合作,持续助力新兴科技企业稳步发展和传统企业转型升级。

万里归来小院,同频时代脉搏

回望过往,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跟随国家和时代发展的大潮,一路奔涌向前。但我也常常有危机感,技术转移就像攀登高山,既需要长期积累一步一个脚印;也需要因时因势,不断创新,自我颠覆,每爬一个山头,路径方法都不一样。如何利用金融手段赋能科技创新,带着新的思考,带着新的问题,我来到了清华五道口。

图为贾文雯参加2023粤港澳大湾区清华校友合作发展交流会

在小院里,每时每刻都能清晰地听到时代脉动的声音。一场场论坛、发布会、产业峰会、讲座,带来对国际局势、国家政策、科技和产业发展趋势的深刻见解和讨论。俗语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小院里,老师们让我们自己思考、实践该打造怎样的船和渔网,来抓我们想要的那种鱼……在小院里,“攀登者”的队伍在不断壮大,涵盖政企学研资的同学们聚集在一起,学校各院系手持技术成果的老师同学们也加入了进来,每个人都抱有科技创新强国的情怀,向着同样的方向携手同行。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我们在小院里,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也将在小院外,在祖国的大地上,书写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