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骁勇:科技强国梦,在清华五道口起航

时间: 2022-09-16 16:45 来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新生档案

马骁勇,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技术转移硕士2022级新生。本硕毕业于浙江大学光学工程专业,现任华为机器视觉产业军团目标识别算法团队负责人,高级工程师,从事人工智能算法研发工作。

有幸进入清华五道口学习之前,我一直从事人工智能算法研发工作。回顾过往的经历,我总结了两个关键词,坚持、开放。

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

在我从事的人工智能算法领域,商业应用和理论研究之间一直有不小的差距。作为第一线的科技工作者,唯有直面差距、迎难而上。疫情期间,我带领团队争分夺秒,率先突破了高精度口罩人脸识别技术,并在商用产品上落地,为疫情防控和公共安全贡献力量。我受命带领跨团队技术小组入围权威榜单,在商业实战中获得认可。近来,我们又完成以电瓶车进电梯检测为代表的智慧社区解决方案,覆盖全国超过20个省市地区,有效提升社区安全和智能化水平。那些攻坚克难的日日夜夜,都成了值得回忆的时光。

放眼当今世界AI科技竞争,我们虽已拥有领先的芯片技术和自研深度学习框架,但仍需做强硬件能力和做大软件生态才能在“炮火”纷飞中构筑真正的护城河。在催熟自研软、硬件生态组件的背景下,我所在的团队被光荣地赋予了“第一个吃螃蟹”的角色。我参与完成AI算法在自研框架上的业务迁移,该工作成为第一个落地自研框架的业务模型;此后又协同兄弟团队打破纪录,一举摘得MLPerf 2020 赛道冠军,证明了华为自研的软、硬件生态组件不仅可用,而且可以用得更好。

开放心态,科技报国

立足人工智能算法领域,我保持开放心态,联结更多触角。不因工作角色给自己设限,我将视野向周边不断延伸,学习软件工程、硬件设计、产品规划及市场拓展等领域知识。这让我具备了更加系统扎实的技术沉淀,积累了项目管理方面的正反经验,并学会了从商业视角反思技术。我对技术的理解有了大局观,努力践行“以技术为始,以商业为终”。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唯有人才强、科技强,才能实现经济强、国家强。在工作之余,我参与创办华为藤蔓技术论坛,吸引国内外AI领域顶级学者20余名,组织公司技术路演近30场,促成技术转化项目6项。此外,我还担任公司技术合作项目经理,先后联合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完成科技成果转化4项。这些开放的技术活动,不仅实现了合作共赢,更践行了科技报国、造福社会的崇高理念。


随着技术实践逐步深入,我越发意识到未来之广阔,一幅宏伟的图景在我脑海里清晰起来。我开始认识到随着国家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不断深化,各行各业的数字化需求势必对科技创新产生强大的反推力。为了践行科技强国的理念,我更希望了解企业组织的运作、商业世界的规则,熟悉资本运作方法,发掘潜力探索更多的可能。

从清华五道口再起航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了解到五道口金融学院全国首创技术转移硕士项目,聚焦科创与金融深度融合,这正是我追寻的目标。于是我参加了宣讲会,在了解到技术要素市场的最新实践后,更加坚定了我申请项目的想法。

回顾走进道口小院的历程,离不开师长亲朋和领导同事的指引与鼓励。借此机会我写下自己备考的一点心得,以供学弟学妹参考。首先,建议通盘研究命题大纲,做到有的放矢。除了常规学习资料外,还要理论结合实践。其次,确保自己没有明显短板。与优秀的同学在一起发挥优势固然重要,而补足短板是大前提。最后,相信坚持就是胜利。没有固定的备考方式,能坚持下去的就是最适合的。在备考过程中,不可避免要处理工作与备考的关系,但理顺关系后,全力以赴,剩下的交给时间。从准备报考资料,到笔试和复试层层考核,我的内心在满怀期待下逐渐坚定,最后十分幸运地收到了梦寐以求的录取通知书。

展望我在清华五道口的未来生活,我将无比珍惜每一刻的相聚。在经历了开学模块后,我真切感受到老师们传递出的专业性、责任感和使命感,并结识了来自各行各业的优秀的同学们。对于未来,我对两件事情相当确信,第一,在经济内生性增长背景下,需要向管理要效益,科技创新将是增长不确定性中最大的确定性。第二,在道口诸多良师益友的指引下、在清华精神和五道口传统的熏陶下,我将不仅完成学业上的精进,还将完成个人思想境界上的升华,成为一名真正的又红又专的“五道口人”。

小院虽小,胸怀天下。吾道青年,光荣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