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宇辰:我和道口小院的三次相遇

时间: 2022-08-30 08:26 来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新生档案】

郭宇辰,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2022年进入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攻读金融硕士项目。本科阶段曾获北京市优秀毕业生;清华大学优秀毕业生、蒋南翔奖学金、社会实践优秀个人等荣誉。

【新生故事】

有人说,“世间的每次相遇,都是久别重逢”。这句话用来形容我与道口小院的故事可以说是恰到好处。虽是2022级新生,但这里对我而言却并不陌生。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与道口小院曾有着三次相遇。

我和学院的第一次相遇,是幼年时在大人谈话中听到,“老三届”“体制改革”“金融黄埔”……当时的我还不知金融为何物,但这并不妨碍那些传奇般的故事在懵懂的我的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也为学院平添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时光荏苒,学院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变成“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不变的是我作为局外人对这里的敬仰与好奇:如果能够作为学生真正走进学院,那么在褪去光环之后,这里日常的学习生活又该是什么样的呢?

我和学院的第二次相遇,是大学里在独立探索后的久别重逢。出于对城乡发展、区域贫困等社会经济问题的兴趣,高中毕业后的我选择经济学作为专业,进入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经济所开始了本科阶段的学习。伴随着专业课程学习的不断深入,我逐渐意识到金融市场对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教科书中,理想的金融市场应当引导资金流向、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现实中,不完备的金融市场也存在着整体非理性、积聚金融风险等问题。如何维护金融系统的整体稳健、使金融更好服务于实体经济,这一问题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

而谈及金融稳定与治理,没有比五道口金融学院更贴切的选项了。于是这便是我与学院的第二次相遇——我对学院的认识不再是从别人口中听到的、简单而标签化的印象,而是基于独立思考与理性选择后的更深理解。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和学院的第二次相遇,既是兜兜转转后的重逢,又是基于理念契合的、真正意义上的“相遇”。

我和学院的第三次相遇,是终于以学生身份走进这里的如愿以偿。随着职业目标的逐渐清晰,我也坚定地将五道口金融学院作为研究生的第一选择,并在本科阶段不断磨砺自我,从未停下追随金融的脚步。

理论方面,我深刻意识到,金融安全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过程,政策制定离不开跨学科的理论背景作为支撑。因此,我一方面扎实完成了本专业的学习任务,夯实专业基础;另一方面也借助本科所在学院的跨学科平台,主动选修了数门政治学、国际关系专业课,将“崛起战略”“晋升锦标赛”等多学科理论与贸易战、乡镇企业等现实经济问题有机结合,积极培养自己学科交叉的视野。实践方面,我在科研和实习上同时发力,深入调研一线,将在企业、社区的调研结果与宏观数据、理论分析相结合,在“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过程中摆脱闭门造车的困境,感悟田野调研的力量。在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探索中,我为运用知识创造价值感到兴奋,也对进入学院的未来规划更加笃定、充满热情。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忙碌的保研季后,我幸运地收到了学院的预录取通知。新生报到当天漫步在校园中,红瓦金字的教学楼庄严昭示着学院的厚重底蕴,而热情的老师又为学院平添了家的温度。“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以新生的身份加入道口大家庭,我却并不觉得陌生,而是倍觉亲切温暖。

在道口小院,我即将开启新的人生阶段。在未来的硕士生涯中,期待自己能在理论层面最大程度夯实自身,同时积极参与各类金融实践,在学院“不怕苦,敢为先,讲团结,重贡献”五道口传统的浸润下,努力成为兼具扎实基础和实践经验的金融监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