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甫耸:传承钢铁意志,发挥技转力量

时间: 2022-12-22 18:03 来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青年档案

董甫耸,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技术转移硕士2022级学生。本科毕业于东北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竞合科技创始人兼CTO,曾任职于华为、汇银丰、Thoughtworks。目前致力于组织知识图谱构建以及数据平台建设,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我的华为岁月:软件开发领域需要工匠精神

我来自东北一个素有“钢都”美誉的工业城市——辽宁省鞍山市。2008年大学本科毕业之后,我来到了深圳,作为一名嵌入式软件开发工程师加入了华为深圳无线产品线CBTS产品部。

入职时正赶上华为CDMA王者归来的项目,当时无线产品线正处于高速发展期,我很快经历了第一次出差,第一次跟着老员工通宵写代码,第一次参与电话会议进行网络问题攻关,第一次凌晨路测服务运营商开局……在这个过程中,我渐渐明白了软件开发领域的工匠精神,明白了以奋斗者为本的企业文化,明白了公司的成就来自无数个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平凡质朴工作的华为人。

现在,我已经离开华为很多年了,依然以曾经是一名华为老兵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之后每每看到华为的辉煌事迹,都会怀念当年的奋斗岁月,都会感激华为公司和当时的同事们对我专业技能和工作素养上的培养,在离开华为之后,我也一直以“无线铁军”的经历为荣,部门CBTS首字母组成的“从不退缩”的信念一直激励着我不断前行。

在华为工作的时候,公司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提升自身的研发和管理水平,引入了国际先进软件公司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聘请了世界顶尖软件服务商IBM和咨询公司Thoughtworks的顾问来公司咨询,而我也有幸作为骨干,成为了部门第一批重点培养对象,接触了很多行业最佳实践和优秀的方法论,诸如目标管理,需求管理,敏捷开发,精益实践,测试驱动开发,演进式架构,解耦和封装,持续交付,领域驱动设计,精益思想等等,这些方法和实践在我之后的工作、创业中一直伴随着我成长。我也一直在努力理解和实践这些方法,帮助自己和所在公司以客户价值为中心进行软件开发和科技创新,在精益理念下应对不确定性,持续改进,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

在华为工作的5年间,我一直有继续深造的想法,工作之余准备了托福和GRE,申请到了美国西北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的奖学金,而当我正打算辞去工作完成学业的时候,父亲的病重给我的求学之路按下了暂停键,我也因此回到了老家,回到了北方。

我的咨询师时光:方法论的重要性

在处理完家里的事情之后,我来到了北京,继续作为软件技术人员,在工业软件领域工作,其中在安防产业参与了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国标软件的开发。这个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数字化产品与线下产业结合进行落地的艰辛,也越来越多地体会到了正确的方法论和系统解决方案的重要性。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到了Thoughtworks咨询公司的工作邀请,想到当年外部咨询师在华为带着我们进行培训和实践解惑的情景,想到任总传达的我们一直要向最先进的公司学习先进的工作方法的理念,令我我心潮澎湃,毅然地选择加入了咨询公司,希望接触到更多的项目实践,积累更多的技术和组织管理方法论,希望能够分享更多的先进的软件开发方法给同行业的合作伙伴。

进入了Thoughtworks中国之后,我加入到了咨询师团队,如愿以偿地接触到了全球更先进的IT方法和实践,并参与了多个咨询项目,其中包括对华为、腾讯、中兴公司的软件开发和系统重构项目,尤其自豪的是曾经参与的中兴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项目,获得了工业部设计大奖,也获得了中兴相关领导和所属研发中心的表扬。在这些软件项目的咨询过程中,我也进一步完善了自己的方法论体系,并对企业的实践和产品创新的过程向往之,希望自己也有机会带着先进的方法论和实践能力开启一段创业之路。

我的创业之路:为数字化决策贡献价值

恰时,互联网创新创业大潮来了,带着不舍,我离开咨询行业,加入到了一个朝气蓬勃的互联网创业公司,作为CTO带领团队开发了支付系统,并且通过了中国人民银行层层的系统资格检测,拿到了人行颁发的支付牌照,并同工商银行合作了汇贝生活卡项目。

随后,我跟着公司一起参与到了金融科技的业务转型之中,2016年在深圳高交会上,我们携公司的产品得到了时任工信部副部长怀进鹏和原深圳市市长许勤的接见。2017年公司成功入围互联网公司Top50的榜单,技术部门慢慢的从几十人发展成为了几百人的战斗力团队,公司也成功完成了B轮5000万美元的融资。随着公司的发展,自己也接触到了除技术之外,包括金融,法律等各个领域的知识,逐渐对自己的定位有了不同的认知。于是,当公司的业务被巨头企业收购之后,我并没有选择跟随加入,而是在2019年辞去了公司首席技术官的职务,开启了关于电子笔记和数字化办公的二次创业,我希望通过这样一款产品来满足用户快速掌握知识、迅速建立知识图谱的需求,未来打算进一步解决自组织学习团队中,知识的传递和信息共享问题,希望在个人和企业数字化知识管理和数据决策方面贡献价值。

结缘技术转移:金融赋能科技创新

图为董甫耸在清华园

创业的过程中,我无意间了解到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技术转移硕士项目的招生消息,当看到招生简章中“金融赋能科技创新贡献清华力量”这句话时,再一次唤醒了我回归校园继续深造的想法。看到“技术转移”这四个字,我不由对自己发起了灵魂拷问:技术转移有没有最佳的实践?如何做才能把一个先进的技术转变成具有商业价值的产品呢?面对这些问题,我并没有得到让自己满意的答案,于是希望带着这些疑惑,能够在素有“金融黄埔”之称的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找到答案。功夫不负有心人,我非常幸运地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到了技术转移的大家庭。

第一个学期已经接近尾声了,我们这一届32名同学都是来自各个领域的优秀精英,在疫情下我们学习的热情丝毫不减,大家纷纷表示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接触到了大量专业的金融知识和科创案例,学习到了多元化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和前沿的科技信息,真的受益匪浅,并在日常学习和组织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体会到清华“行胜于言”的优良校风,其中“不怕苦,敢为先,讲团结,重贡献”的五道口传统已经成为了我们自我激励,不断拼搏,努力前行的十二字箴言。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不但有金融学院的优秀老师给我们授课,还有其他学院的教授、院士和校内外各个领域的顶级专家给我们讲解行业的最新发展情况和技术转移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和关键问题,真真切切体会到了学院对我们教学培养方面的良苦用心,也由衷地希望自己可以努力达到学院对于技术转移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成为兼具金融市场能力和商业管理能力的复合型、国际化技术转移核心人才,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落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回想小时候耳熟能详的鞍钢故事:“在新中国建立初期,为了恢复高炉生产,面对敌特的破坏、专家的质疑、现实的窘境,鞍钢的先辈们一一克服了各种艰难险阻,成功炼出了第一炉钢水,并立志让这座钢城的炉火永远燃烧下去,鞍钢也因此成为了共和国钢铁工业的长子,为祖国的工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星火传承代代人,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作为互联网从业10余年的技术老兵,作为来自钢都的清华五道口技转人,也要向先辈学习,在中国工业数字化发展的道路上传承钢铁意志,在产业数字化的进程中贡献技转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