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人物|隗玮:从全球的视角去思考中国

时间: 2022-06-07 09:59 来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十年.jpg

从2012年到2022年,

是属于“金融黄埔”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的新十年。

一树一树的花开,直至青山满春色。

紫藤几度开落,

见证着校友们的初心如磐,笃行致远。

引才育才,立德树人。

“紫藤”专题,走近从清华五道口出发的他们。

image.png

校友档案

隗玮,2015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2020年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入选清华大学2020届“紫荆学者”计划,目前于芝加哥大学贝克尔·弗里德曼经济研究所中国中心、清华大学-芝加哥大学经济与金融联合研究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

五道口,梦开始的地方

2015年本科毕业后,我进入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学院的领导与老师在各种场合一直说着一句话:“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的使命是‘培养金融领袖,引领金融实践,贡献民族复兴,促进世界和谐’。”这句话时时萦绕在我的脑海里,让我开始思考,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努力的长远目标和方向又是什么?

进入学院的第一个星期,我有幸当选成为金博15班党支部的党支书,我开始了这段砥砺之行。党支书培训会上,学院老师的一句话让我铭记在心,“学生工作,是育人也是育己,是奉献他人也是砥砺自我,贯穿始终的应该是青春奉献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正是这句话陪伴着我,坚实地走过了这一段收获满满的旅程。

image.png

图为隗玮(前排左四)组织学生骨干进行理论学习


幸运的是,这段旅程也让我找到了自己奋斗的目标。作为党建活动的组织者,我对党建工作所传递的思想与精神有了更深刻的领会,在一次次带领同学们开展读书班、理论学习以及国内外实践的活动中,我对祖国的感情也更加深厚。我意识到,中国金融制度和金融市场的发展仍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间,要更好地融通经济发展的血脉。这让我产生了“扎根中国大地做研究”的信念感与使命感,而这是我梦想的开始。

学生工作的经历让我心中的梦想逐渐清晰,而学院在学术上的指导与支持则为这个梦想插上了翅膀。学院为博士生提供了扎实丰富的学术训练体系与资源。在博士低年级,充实而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为我们的科研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课外,学院一方面邀请了国际顶尖学者来校进行学术研讨会,让我们可以接触到最新最顶尖的金融经济学前沿研究;另一方面学院时常邀请金融监管和业界人士进行讲座,让我们可以时时跟进金融实践中的进展与创新。

学院老师的悉心指导,则是我在学术上收获的最大财富。2015年刚入学,我便参与到刘碧波老师的研究项目中,承担起助研的工作。当时我对于如何进行科研知之甚少,面临着模型设定、变量使用等诸多细节上的困惑。在这个过程中,刘老师十分耐心地解答了我的各种疑问,从一点一滴的细节教起,为我的学术研究基本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的博士研究生导师是田轩老师。田老师引导我从知识的消费者(学习知识)变成知识的创造者(发现知识),完成攻读博士学位中最“惊险的一跃”。在学术训练上,从最初的选题到研究中具体的实证设计,每一步都有田老师悉心指导的身影。在定期举办的学术组会和为博士生开设的“高级金融前沿问题研究”课程上,田老师与我们交流讨论国际前沿的金融学研究,正是这些讨论交流让我养成了阅读前沿英文文献的习惯,并学会用批判性和发散性思维认识和思考问题。田老师鼓励我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并大力支持和帮助我申请暑期交换与参加国际会议,引领我从清华五道口走向世界。

image.png

图为田轩教授(右)为隗玮(左)颁发清华大学“林枫辅导员奖(学生身份)”

在芝加哥大学做研究

博士毕业后,我来到了芝加哥大学贝克尔·弗里德曼经济研究所中国中心(以下简称“BFI-China”)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芝加哥大学贝克尔·弗里德曼经济研究所(以下简称“BFI”)依托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和经济系的优势研究力量,在大数据、实验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和金融学等方面都开展了广泛的研究。2018年,BFI设立了BFI-China,旨在就中国经济金融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与问题提出新的见解,这也是第一个支持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家们研究中国经济的平台。同时,BFI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联合成立清华大学-芝加哥大学经济与金融联合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联合中心”),希望集中双方机构经济学研究的优势力量,推进以中国经济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经济学研究。

image.png

图为隗玮在芝加哥大学经济系主楼

在读博期间,我已经感受到在世界范围内,学者们对中国问题的兴趣和关注度正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研究中国问题的高质量论文刊发在了世界顶尖期刊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国经济究竟是如何运转的。来到芝加哥大学之后,这种感受更为明显了。

在学术上,清华大学-芝加哥大学经济与金融联合研究中心每年会面向双方研究机构的学者征集研究计划,研究的主题包括了中国金融市场、贸易动态、房地产和政治经济学等,我也有幸参与到其中的部分研究项目中。作为研究人员参与其中,我一方面感叹于双方机构的学者对于中国经济金融问题的巨大求知欲与研究动力,另一方面也深切感受到了目前开展针对中国主题的经济学研究所面临的困难与障碍。我所做的是实证研究,数据是开展实证研究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因为实证研究的关键就是能够从数据中抽丝剥茧,描述和解释各种经济现象。在这个过程中,数据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受限于数据不公开和不统一等各种因素,中国的经济金融数据在质量上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这为科学研究的开展带来了困难与障碍。基于此,联合中心依托双方机构,与多个数据中心开展合作,致力于为研究者提供高质量的中国数据,我也参与到部分数据的开发使用中,希望能够在做出高质量科研成果的同时,也在数据方面做出贡献,为更多研究者提供开展突破性研究所需的工具。

BFI-China会定期举办各类聚焦中国话题的学术研讨会和讲座,汇聚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家与世界知名的中国专家,就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展开讨论并提供见解,讨论话题涵盖技术创新、金融市场、国际贸易、区域性政治挑战等方面。这些活动极大地拓宽了我的知识面,让我能够了解到顶尖学者和业内人士的见解与看法,更让我能够从世界的视角去思考和看待中国的问题。

在科学研究之余,我也参与到BFI-China和联合中心的部分行政工作中。国外学术机构在工作流程和思路上与国内存在显著的差异,我既要迅速适应不同的工作习惯,又要尽快熟悉自己从未接触过的内容。幸运的是,在学院从事学生工作的经历磨炼了我的适应力和执行力,让我学会怎样与不同的群体打交道,怎样从零开始新的业务。更重要的是,学院让我明白了,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每一项工作,因此我能够较快地适应新的角色与工作。

我的博士后导师何治国老师是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金融学讲席教授、BFI-China中心主任和联合中心联席主任。在学术研究中,何老师对经济金融领域的现象与问题充满好奇心与热情,在研究过程中极其严谨、认真,总是能在繁忙的日程中抽出时间与我讨论并给予指导。他总是耐心地告诉我应该怎么做,并给予我最大的支持、包容和鼓励。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是何老师近年来的研究重心之一,他也一直不遗余力地支持和帮助中国学者与学生的发展。为了促成芝加哥大学与清华大学之间学者们的学术合作,他投入很大的时间和精力在两所学校中寻找具有共同学术兴趣的学者,向其介绍相关情况,以消除信息不对称,并尽全力提供支持,这让我感到非常敬佩与感动。

追梦,永远在路上

在我的求学和工作之路上,一位位良师益友给予了我无私的帮助与指导,让我逐渐领略到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含义。我也在努力追随着他们的步伐,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成为这个群体中的一员,为祖国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条道路并非一片坦途,每走过一个关键节点,都伴随着巨大的自我怀疑、煎熬、彷徨和孤独。但幸运的是,学院教会了我应该追求什么和坚守什么,“培养金融领袖,引领金融实践,贡献民族复兴,促进世界和谐”是这条道路上始终不变的信念,“不怕苦,敢为先,讲团结,重贡献”永远烙印在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