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金研院研讨会:从真实数据来看本轮股市异常波动风险传导机制

时间: 2015-12-29 16:57 来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1225日,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举办第9期内部研讨会,对国家金融研究院报告:“从真实数据实证分析本次股市异常波动风险传导机制”进行讨论评议。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课题组1119日公开发表的《完善制度设计及提升市场信心——建设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资本市场》报告首度对股市异常波动进行了全面梳理。但对于场外配资,由于社会上没有公开数据,研究一直处在模糊地带。由周皓教授领衔的课题组团队通过计算出大量场外配资账户近一年以来每日配资杠杆率量化了这一风险及其传播方式,证明股市发生异动除了市场对价格走势的判断及信心外,还来自使用配资的投资者在去杠杆的过程中大量抛售小盘股。从真实数据角度来解读场外配资和股市异动,冀希望通过逐步改善市场交易机制,为决策者提供一个早期预警机制,防止股市大起大落的现象发生。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联席院长李剑阁,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王忠民等嘉宾参与报告评议并讨论,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周皓主持,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兼职副研究员边江泽为主汇报人。


2015年股市异常波动中,股民对杠杆率已有深刻的理解,但场外杠杆率到底有多大威力仍是众说纷纭。课题组认为,在2015年的股市异常波动中,我国股市的融配资业务传播和放大了个股风险,这种风险传播方式结合我国特有的涨跌停机制是导致股市异常波动的重要原因之一。课题组通过计算出大量场外配资账户近一年以来每日配资杠杆率量化了这一风险及其传播方式,证明股市发生异动除了市场对价格走势的判断及信心外,还来自使用配资的投资者在去杠杆的过程中大量抛售小盘股。课题组认为股市异动风险传播方式已由过去的环式传播衍变为网状结构风险“传染”模式,影响市场风险传播的主要因素为投资者情绪和交易制度,而这种网状的结构很容易把单支股票的风险传染到全部市场,课题组还提出应尽快推出个股和市场的“熔断”机制等政策建议。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联席院长李剑阁表示首先救市不是监管部门的一个常规工作,同时对场外配资不要妖魔化,应该将其纳入规范。


王忠民也认为杠杆不是这次股灾的元凶,但是如何运用杠杆却是这次股灾的重大问题;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聂庆平建议可以进一步扩大样本数,提高课题研究的准确性;同时建议课题组重点关注股指期货中的成交持仓比、投机盘比重等因素。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承惠表示可从原因分析、全周期分析、结构分析、测算银行资金量等角度深入挖掘。


与会嘉宾们还对中美两国的证券市场进行了横向、纵向的比较研究,讨论及建议不仅仅源自监管层面,来自银河证券、北京金融衍生品研究院、天弘基金等券商公司从实际工作角度也提出了中肯建议,各个嘉宾结合自身工作领域和职能特点就将研究引向深入提出了很多的方向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