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我院2023年寒假社会实践获评多项荣誉

时间: 2023-03-23 10:57 来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为深化社会实践育人实效,以评促建、以优学优,清华大学研究生团委于近期组织开展2023年研究生寒假社会实践评奖评优工作。经过报名、函评、答辩等环节,校研团委共评出寒假优秀实践支队36支及优秀个人10人。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共有4支实践支队获评优秀支队,其中“三农问两山,金融活水来”赴青海实践支队获评金奖支队,“新时代的‘三农’与‘两山’”赴密云实践支队、“探寻红色血脉,调研产业转型”赴贵州遵义实践支队、“重走长征路,清春助振兴”赴江西信丰实践支队获铜奖支队;2022级硕士生张玉琢获评金奖优秀个人。

以下是寒假实践评优成果展示:

实践金奖支队

“三农问两山,金融活水来”清华大学赴青海实践支队

“三农问两山,金融活水来”清华大学赴青海实践支队围绕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乡村振兴发展情况,立足产业、人才、生态、组织、文化五位一体布局,以“十个一”为主线,开展一系列服务基层的青年行动,为“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清华实践传统写下生动注解:一份报告,献计产业振兴;一次直播,推介乡村好物;一出小品,充实宣讲素材;一次支教,化育西风东送;一组设计,拓宽非遗市场;一叠图纸,助力乡村引流;一次访谈,强化就业引导;一组随笔,推广湟中名片;一组视频,总结实践成果;一份协议,延续实践成果。实践宣传成果丰硕,形成推送35篇、视频12支,获得人民网、中国青年网、中国建设报社等多媒体报道和关注,直播活动浏览量逾6万人次,形成“微信公众号-微博-B站-抖音-快手”等多平台同步铺开的新媒体矩阵,取得良好社会反响。

图为青海支队部分成员合影

实践铜奖支队

“新时代的‘三农’与‘两山’” 金融学院-水利系赴密云实践支队

“新时代的‘三农’与‘两山’”金融学院-水利系赴密云实践支队围绕北京市密云区乡村振兴过程中绿色产业发展情况开展调研。支队首先邀请了专家介绍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历程,为调研作理论准备。其后,学生们开展系列调研和访谈:在金叵罗农场,同学们体悟“三权分置”改革下土地流转为村集体企业带来的活力;在大棚合作社和“老友季”民宿,同学们了解农业补助和财政支持对乡村重资产行业的助力;在风林宿和小米糕研食社,同学们惊叹于股权众筹和类供应链金融如何创新“三农”融资方式;在印象云溪民宿和金鼎鱼香餐饮,同学们见证了企业的资本运作如何使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短短两天内,1场讲座、8家企业、11场访谈,同学们收获颇丰。与此同时,活动成果也获得光明日报等校内外媒体报道,形成广泛社会影响。

图为密云支队前往溪翁庄镇调研

实践铜奖支队

“探寻红色血脉,调研产业转型”赴贵州遵义实践支队

支队以“学思践悟二十大,参访调研青年行”为主题,以“为实体经济注入金融活力”为主线,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召开党支部会议和访谈“七一勋章”获得者黄大发,沿寻革命先贤的足迹,学习中国波澜壮阔的长征史、筚路蓝缕的革命史和可歌可泣的奋斗史;通过开展金融反诈宣讲和金融法律知识普及,提高居民的反诈意识,减少金融犯罪案件的发生;通过参访仁怀市酒业协会、贵州茅台集团、习酒集团、国台酒业和钓鱼台国宾酒业等协会及企业,了解当地企业发展现状及融资情况,探索企业纾困之策和高质量发展之路。

图为贵州支队参观茅台集团合影

实践铜奖支队

“重走长征路,清春助振兴”赴江西信丰实践支队

江西信丰支队以“重走长征路,清春助振兴”为主题,聚焦红色文旅产业与地方经济发展,开展了多项活动。在为期七天的实地实践过程中,实践支队先后参观调研了大塘埠村、坑口村、万星村、新龙村等八个村镇,深入学习了农村文旅产业和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现状,并参访了信丰县5G产业园、行政审批中心、信丰农场银行等实业和金融机构,并深入基层,开展金融反诈宣讲。通过走访参观、交流访谈以及入户调研等活动,同学们深入了解了信丰经济与基层建设的发展情况,对信丰县村集体经济发展,红色与乡村文旅产业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为产业振兴与乡村振兴贡献青年智慧与青年活力。

图为江西支队队员合影

实践金奖个人

张玉琢

在此次评优中,学院2022级硕士生、“三农问两山,金融活水来”清华大学赴青海实践支队长张玉琢顺利通过答辩,获评寒假实践优秀个人。本科以来,张玉琢对城镇化和乡村振兴问题产生浓厚兴趣;研究生期间,在北京密云、青海西宁、新疆喀什、江西信丰、贵州遵义等多地围绕乡村振兴开展实践活动,张玉琢始终秉持“在实践中学习,在服务中成长”的理念,传承清华精神、服务人才培养、献计基层发展,获得评委一致认可,评为2023年清华大学学生寒假社会实践优秀个人。

图为张玉琢在田间地头向当地媒体介绍实践活动

开展以思想引领和就业引导为导向的社会实践是五道口金融学院的优良传统。五道口金融学院2023年寒假社会实践引导同学们“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立足专业知识,沿袭优秀传统,拥抱新兴业态,深入乡村基层,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年智慧。学院立足于研究生就业需求,全面服务于研究生成才成长需要,依托校友资源与基地建设,继续践行“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实践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