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云飞:有所不为的反叛精神

时间: 2022-09-16 09:27 来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新生档案

储云飞,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2022级金融专业硕士生,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本科期间曾参与地方政府融资方向的相关学术研究。

新生故事

我对五道口的最初认识来自于我的父母。在中学时代,父母就经常跟我提起五道口金融学院,当时学院才从原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并入清华大学不久。在父母的口中,我了解到五道口金融学院的校友和老师们曾经站在中国金融改革的第一线,参与了很多今天看来了不起的大变化。我也希望成为中国金融改革者中的一员,能够更近距离的观察并改良中国的金融体系。这是我对五道口最早的认识,也在我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

之所以在研究生阶段来到五道口金融学院深造,在于我认为“金融学院”和“商学院”虽然容易被混为一谈,但在文化上是截然不同的两端。入学一周以来,我对这点的认识更加深入。在五道口金融学院,我感受到了校友和同学们对公共服务的强烈热情,这种文化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体验,作为一名新生,我为此倍感振奋。

经济学里特别喜欢讲理性人,但我觉得只有当理性人懂得一张一弛、一开一合、一攻一守时,才有人味、有真气、有性情,才是一个真正了不起的人。我题目的灵感,来自朱熹对《论语》中“狂狷”一词的解释:“狂者,志极高而行不掩;狷者,知未及而守有余”。我觉得这个词翻译成现代话,就是“有所不为的反叛精神”。 从数百年前美国的捕鲸船融资,到今天花样繁多的金融衍生品,金融史既是一部对传统低效率的“反叛史”,同时也是一部充满欺骗、泡沫和谎言的“暴雷史”。在我看来,想做好真正有利于百姓的金融,做一位“人民金融家”,其实本质也是“狂狷”——既要拥有“反叛精神”,更要知道“有所不为”。“反叛精神”是敢于对低效率和不合理亮剑,而“有所不为”则更关乎良心和道德。

我从小不缺乏“反叛精神”,但也自知还不是一名“创新者”;这其中的分野,在于我仍然不知道如何做出“真创新”、识别“好创新”,从历史的崩溃中汲取教训,从监管者的视角学会“有所不为”。因此“有所不为”,是我希望在五道口金融学院学习的最终课题。

入学的当天,让我在一封“寄给未来的自己”的明信片上写一句话,投入箱子里封存,十年后打开。我写的是“有所不为”,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不可以做的事,坚决不做。作为一个“反叛者”,有所不为是一条原则,金融领域尤其如此,我希望十年后的自己可以实现今天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