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世济民在乡间——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赴贵州支队实践感悟

时间: 2013-07-08 09:39 来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题记:金融是什么?不知者有诸多理解,或是逐利投机的贪婪,或是高深莫测的操纵,或是稍纵即逝的机遇,或是富丽堂皇的外壳。然而,在黔贵山区里,金融就是它最朴素的样子——善贷且诚。

      为响应学校鼓励青年人践行社会责任的号召,五道口金融学院以“中国梦?金融梦”为主题,组建了九支暑期实践队伍,奔赴祖国大江南北。其中,赴贵州实践团一行十人,由4名博士和6名硕士研究生组成,队员专业涉及金融学、工程物理学和静态物理学。贵州支队实践调研将围绕“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展开,拟走访贵州贵阳、贞丰、安顺等地,调研的对象涉及省、地方信用联合社,具有代表性的信用县、信用村和信用户等,希望通过座谈、走访等形式,了解贵州省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现状,总结地方信用工程特色,学习当地信用工程建设经验,以此探索适用于全国的信用体系建设模式。

      出发前,实践团围绕调研主题共组织了3次学术讨论会,制定了较为详细的研究框架。6月27日下午4点30分,实践团准时踏上了T61次列车,驶向本次暑期实践的第一站——贵州贵阳。

      贵州地处中华大地西南,一路过去风光甚好,虽然湖南境内偶遇山体滑坡,火车晚点4个小时,但这反而让大家对贵阳充满了更多的期待。抵达贵阳已是6月29日凌晨1点,贵州省农村信用联合社的杨师姐一直在站外等待我们,贵州人的热情好客让我们感动。

      感动我们的不只是贵州人的热情,更多的是他们谋求发展、渴望进步的心态和意识。第二天一早,省联社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利用周末休息时间,与我们进行了座谈交流。在了解了全省信用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之后,我们迅速开始了为期两天的下乡调研。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不仅切实了解了当地信用评级建立的方式方法,还听说了许多信用体系建设背后的故事。

      安顺市平坝县二官村是下乡调研的第一站,在信用体系建立之前,该村民风不正,多数村民以在外偷窃为生。2006年起,在县信用联社的带领下,村子开始着手建立信用体系。万事开头难,起初,为了给村民们建立信用档案,信用调查员需要挨家挨户走访,常常是半夜还要敲开村民的门,村民们对于“信用户”这一陌生事物也是看法不一,大部分人用怀疑的眼光审视着信用调查员的辛苦付出。但是,镇信用联社不畏艰辛,不怕误解,多年如一日的推进着信用体系的建设。只要建立了第一个信用户,就不愁有第二户。看到信用户可以方便快捷的获得信用贷款,其他村户自然也想加入,在正面示范作用的推动下,信用工程如星火燎原般迅速铺开。如今,二官村已建成信用村,当地农民凭借信用社贷款开设了自己的小超市、小饭馆,建设了自己的种植、养殖基地,人均年收入提高到了一万多元。更为可贵的是,当地民风得到了极大的扭转,老百姓不但放弃了偷窃行为,而且自发出钱建立了互助基金,一旦有成员因突发原因而还款困难,互助基金将无偿替该成员还款,该成员也会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欠款归还基金,村民彼此之间的信任可见一斑。信用工程建设不但完善了当地的农村金融体系,而且彰显了巨大的社会效应。

      在贞丰县调研期间,我们听到了这样一句话,“穷可贷,富可贷,不讲信用不能贷”。最初,谁也不愿意将钱贷给看似没有信用的农民。但农信社作为一类承担更多社会经济发展责任的机构,率先在这个经营理念上发生了转变。穷人没有资产,可以提供信用担保。信用,在农村金融领域,在农信社一系列机制设计中,成为一个很实在的词语。在贵州,“信用户”达到80%的组是“信用组”,“信用组”达到80%的村是“信用村”,以此类推,形成完整体系的“信用镇”、“信用县”。每高一个级别,就意味着借贷利率有更高的优惠。所以,为保持利率的优惠和借贷的持续,没有人愿意砸了自己的信用招牌。

      其实,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群体约束机制。当出现贷款违约的情况时,违约农户所在的村组或是亲戚朋友也会愿意帮助他进行资金周转,保护集体的信誉。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例,一个信用村的村干部没有做到带头还款,发生违约,结果所有的村民天天去村干部家做工作,逼得他最后不得不还了款。

      贞丰县农信社县联社理事长陈坤敏是一位非常能干利落的女性,她笑着说,转变观念才有新的发展道路。如果不转变观念,就永远不能发现金融的机遇。农民其实是最有信用的人,他们有着自己密不可分的血缘亲族联系,也往往非常淳朴善良。

      农信社的业务内容其实很简单,就是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这两类最基本的金融业务。它没有拓展的表外业务或杠杆交易,从中获得的营业收入也有限。但这种最朴素的金融却在贵州的山区里覆盖了大部分农户,市场占有率是其他金融机构所不能比的。正是因为它的朴素,符合了山区里农户、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的需求,才会在黔贵土地上散发出质朴的美。这正如贵州农信社的社花百合一样,简单大方,却沁人心脾。

      在调研期间,我们时常被许多细节所感动。离开贞丰县县城时,我们顺路去了县联社营业厅。一早八点半,厅内便坐满了前来办理存贷款业务的农户。有布依族,有苗族,有侗族,很多都是身着民族服装、背着大篓筐的老人。其中一位布依族老奶奶数着手中的钞票,大约是要来存钱,她的脸上满是笑容,带着劳动者的光荣与欢喜,农信社也从这片土地上收获了劳动人民的信任。

      这样忙碌而又安详的清晨,让我们都陷入思考。善贷且诚,善于给予,且要成人之美,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呢?也许有时候,我们应当还原它最朴素的面貌。农村金融应当躬耕于大地,支持最基层的普通农民。在简单辛勤的劳动后,明白丰收才是最原始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