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婷:不停奔跑,在自我突破的路上|开学季·新生故事

时间: 2021-09-22 14:10 来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莘莘学子来远方,

    春风化雨乐未央,

   行健不息须自强。

最美的开始

在这里遇见你们

一起来看属于清华五道口

2021开学季·新生故事

图片1.png

【新生档案】

2.png

马文婷,2021级技术转移硕士新生。清华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学位,具有高级工程师资格;曾作为项目负责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新生故事】

   2021年,对我来说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我再次收到了母校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进入了梦寐以求的金融殿堂;我举家离开了扎根7年的城市,来到北京重新闯荡。这一年,注定是我再次突破自我的一年。

 人说三十而立,我人生中上一次的转折点也是在“而立”这一年。我是一名“根正苗红”的工科生,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从事的研究也是工科中的工科——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图像处理。毕业后,我沿着原来的跑道去了军工研究院所,继续探索雷达图像在我军指挥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继续做军工项目、发表科技论文,期间拿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了高工。如果这样一直沿着人生最舒服的惯性走下去,我会在这个研究所里继续做项目、评专家直到退休,这么安稳的、波澜不惊的过一生。

        对于我来说,做科研像在一个深山老矿里挖井,做得越专、挖得也越深,看到的世界也越窄。当一切都按照预定的、仿佛编排过的剧情上演时,我并没有像预想的那样快乐。我喜欢去看这个多样的世界,见各行各业有意思的人,喜欢感受这个世界最新的变化并想参与其中。

在寻找的路上,我从创业开始。我和合伙人先后创办了几个公司,一次又一次地经历失败,一次又一次地爬起来重新开始。我们经历了大量的技术驱动型公司的典型难题,一路荆棘、也一路成长。最后一个公司是清华电子系的技术转移项目——光通信芯片产业化,我们将实验室的光通信芯片研究成果进行再次开发,最终形成批量化的、具有高可靠性、高一致性及高性价比的货架产品,目前正在二次建厂投产中。这一次我们打通了从技术到产品到市场的路,预计今年营收可达2000万元、到达盈亏平衡的拐点,目前公司估值6亿元。

在创业的几年里,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从技术走向市场有多难,在技术驱动型的公司里,很多问题是共性的,解决方法也有相似的途径。我想去看更多的企业,从每个企业的个性问题里找到共性以及解决方法,去帮助更多和我们一样的创业者。

3.png

而股权投资恰是那个合适我的职业。我可以以资本为契机和抓手,汇聚更多的资源去实现对技术驱动型公司的帮助和赋能。我选择了具有强产业背景、具有巨大技术成果转移需求的航天科工旗下的投资公司。过去的几年间,我致力于对航天科工、江苏产研院双创项目的技术转移工作。目前已深入跟踪了几十个来自航天科工、江苏产研院、中科院及高校的技术转移项目,积累了很多来自一线的问题、教训和经验。为了解决一些核心难题、提高项目的成功率,我作为主要创始人和发起人筹建了一只规模一亿的创投基金,并尝试通过这个基金为抓手,汇集集团内外部的人才、市场、技术转移机构等资源,着力去解决之前发现的难点问题。

现在,我从事股权投资有几年了,但总觉得自己缺少点什么。虽然通过工作和自学,我在逐渐补充金融知识,但总觉得不够系统,无法形成底层的思维方式也难以从金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我决心去补足。

跨专业考研是难的。在本科毕业11年之后再次跨专业考研更难;边工作、边独自照顾孩子、在两个半月的时间里挤出时间跨专业考研难上加难。好多个深夜里,我在医院里边陪着孩子挂水、边学习,一手扶着播放着动画片的ipad,一手做着微积分试题。有一个信念始终支撑着我:我一定要来中国的金融殿堂!

为了更好的完成学业,也为了能够持续将学业中学到的技术转移知识赋能到实际的技术转移工作中,我举家搬迁又回到了北京。我选择了在中科院旗下的投资机构工作,继续致力于中科院及清华大学的技术转移工作。我相信未来的两年的学业将会很大程度上助力我的事业,我在技术转移事业中持续积累的教训和经验,也会为学院带来新鲜的素材。

终于开学了,走在主楼前的银杏树下,仿佛我还是2009年那个刚来清华报到、对未来充满渴望的少年。十多年过去了,“自强不息”四个字始终牢牢地刻在我的心中。我对在紫藤小院的两年充满了期待和渴望,期待能再次实现人生的突破和跨越。

三十已立,未来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