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良师益友”廖理:严爱相济,善为师者

时间: 2020-12-01 06:30 来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2020年11月,廖理获评清华大学第十七届“良师益友”。清华大学“良师益友”评选由校研究生会于1998年发起。今年,全校有9262名同学参与投票,同学们用一张张选票表达了对自己心目中“良师益友”最真挚的感谢。

 微信图片_20201203165620.png

廖理,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金融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兼任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清华金融评论》主编。

“学院建院之初,我给自己定下一个要求,争取每天最早来学院,最晚走。8年过去了,我想我基本上做到了。”廖理办公室的灯,总是亮到很晚,他的勤谨和热忱,感染鼓舞着所有人。从1995年起,廖理就在清华园中任教,从教25年,他是一批批学子心中真正的“良师益友”。

立德为首

“我们做金融研究和实践所为何?要牢牢扎根中国大地,服务国家,服务人民。” 

    教书育人,立德为首。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核心任务,也是教师的光荣职责。作为学院的常务副院长,廖理的工作是多面的,有教学、科研和大量行政工作,但他始终将教书育人作为工作职责之首。

他常常鼓励学生、学员、乃至学院的青年教师们,希望他们密切关注中国金融实践,既要“站起来”思考顶层设计背后的考量,也要“俯下身”了解普通老百姓的关切。他说:“要研究好中国问题,讲好中国故事。我们做金融学术研究所为何?要牢牢扎根中国大地,服务国家,服务人民。”

廖理是最早把中国故事讲述到国际顶尖金融期刊的学者之一。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是当年中国资本市场最引人注目的改革。它不仅影响着所有上市公司的经营发展,也影响着老百姓投资者最关心的“钱袋子”。“我和我的博士生,厚厚一摞政策文件,逐字逐句地读。”廖理教授团队最终才形成了一篇关于“A股市场股权分置改革”的论文,发表于金融学国际顶级期刊《金融经济学期刊》(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上,成为国内外学者了解中国股权分置改革的必读文献。

 微信图片_20201203165601.jpg

(廖理在课堂上)

廖理所关心的,不仅仅是他所教班级、所指导学生,他关心着、爱护着每个学生的成长成才。 

    对于学生的职业选择,他说:“一定将个人职业理想和祖国民族紧密联系在一起。”他曾在毕业典礼上深情分享了三位在基层工作的校友故事,号召毕业生们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台,成大事业。近年来,学院学生就业选择日益多元化,不少同学毕业以后走向基层岗位,这些同学的近况也时刻牵动着廖理老师的心。他多次召集赴基层工作的毕业生,举办交流会、研讨会,了解他们的发展情况,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践行“扶上马、送一程、关爱一生”的育人理念。同学们在毕业后感受到学院及老师的关心关怀,深受鼓舞。

学高为师

“在学术生涯早期要尽可能地开拓‘处女地’,长期耕耘。”

廖理学术成就斐然。他先后主持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课题,同时也承担了国家发改委、国家网信办、教育部和其他机构委托的多项课题。在《金融研究评论》(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金融经济学期刊》(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财务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 《公司金融期刊》(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经济研究》、《金融研究》、《管理世界》等国际、国内核心学术刊物发表多篇论文,研究成果近年来获得了孙冶方金融创新奖、GSU-RFS金融科技会议最佳论文奖等多项国际性学术奖励。

    即便早已成果丰硕,廖理在学术研究上开拓进取的步伐也从未停歇。他鼓励学生:“在学术生涯早期要尽可能地开拓‘处女地’,长期耕耘,建立自己在学术领域的地位。”

廖理用行动为同学们诠释了这句话。在金融科技萌芽初启时,他就开始带领团队展开研究。2011年,他所指导的第一篇金融科技硕士论文通过答辩;2012年,团队创办“互联网金融实验室(FinTech Lab)”;2014年团队第一篇金融科技的学术论文发表,同年,他所指导的第一篇金融科技方向的博士论文通过答辩;仅2014年团队就在各类国内重要期刊杂志发表金融科技文章十余篇。2016年底国际学者开始大范围关注金融科技领域的研究,随后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研究金融科技的热潮。

截止目前,廖理在该领域已发表数十篇中英文学术论文;同时还培养了多名硕士和博士毕业生,为中国金融改革发展培养了大批骨干人才。在他的带领和鼓舞下,五道口金融学院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持续大幅提升,日益走向全球金融学术的舞台中央。

育人为本

“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

廖理在教学中展现出来的,不仅是他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科研能力、更是他热爱课堂、热爱学生的精神气质。

2013年,他开始教授《互联网金融发展史与商业模式》课程,这是国内乃至全球首门聚焦互联网金融的课程。“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秉持该理念,他调研了不知多少企业,看了无数商业计划书,与许多业界专家交流。有同学问他:“您为什么花费这么多精力为我们开这门课?”他笑着回答:“你们是清华五道口的学生,必须始终站着金融和科技发展的前沿。” 

 微信图片_20201203165740.jpg

(廖理与学生在“道口夜话”活动中恳谈交流)

    廖理教授还关注学生心理上、思想上的点滴变化,严爱相济,润物无声。2015级金融专业博士王新程说,他在博士四年级时候还没有发表文章,挫败感让他对自己的学术能力产生怀疑。廖理教授安慰他说:“只要你选对方向,认真去做,长期来看一定会有好的成果。”在鼓励下,王新程坚定了从事学术研究的决心,目前已前往香港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信心满满地继续学术道路。

廖理教授的教导也不总是“和风细雨”,当学生在科研路上出现畏难情绪时,他就“变身”为鞭策他们的诤友,呼唤他们勇敢走出舒适区。2011级金融专业博士张南飞在求学时研究进度不佳,觉得毕业无望,甚至想过放弃。廖理教授一语点醒“梦中人”:“无论在学术上,还是在以后的工作中,都会有很多这样的时刻。但你绝对不应该在逃避中得过且过,一切只取决于自己的态度和努力。”

教益为友 

山河舒锦绣,桃李竞芳菲。

    从教25年来,廖理始终兢兢业业,先后培养了二十名博士毕业生,几百名硕士和本科毕业生,指导过的各类学位、非学位项目学生不计其数。学生遍布各行各业,祖国大江南北,其中不乏优秀学者、业界精英、以及投身基层改革实践的青年才俊。对于学生来说,“廖老师”具有为人生导师的大智慧,能够在各个方面给予帮助和指导,是良师,是益友,是人生旅途中的榜样和引路人。

学生感悟

2019级金融专业硕士生张富瑜:“在廖老师的课堂上,我明白了要‘引领金融实践’,必须将金融基础知识与最新的技术变革结合起来,必须兼具国际视野和本土情怀、将国内外的成功经验结合起来,还必须回归到服务实体经济、解决老百姓的实际问题的初心上来。”

2011级金融学博士梁昱:“我博士毕业后去了一个大型金融央企工作,但感觉难以发挥自身的研究优势,我感到比较失落。面对职业发展的迷茫,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廖老师。在多次交流后,他建议我去一个能有自主空间、发挥专业优势的地方施展才华。2019年,我加入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目前正带领研究团队开展证券科技领域的相关研究。”

金融MBA2018级张恩凤:“廖老师很忙,却丝毫不影响他对学生们各个方面的关怀与帮助,我总能遇见不同届的毕业生、在校同学向廖老师汇报工作新动态、学术新方向……廖老师和大家会面的时间不长,也能给到我们足够的倾听,并结合学院的研究案例给到我们充分的资源与帮助。”

金融EMBA2017级校友汪天润:“廖老师虽然平时工作繁忙,但对我们每位学生的论文选题和研究工作都非常关心,即使在疫情防控期间,他也会定期通过电话、视频会议等形式对学生远程指导,结合每位学生的职业背景和研究兴趣,做到因材施教和一对一的个性化培养,鼓励我们一定要脚踏实地,做对社会有贡献的研究和实践。”

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

“经师易遇,人师难得。”

所谓人师,大抵如此吧。

 微信图片_20201203165651.jpg

(学院毕业典礼上廖理和同学们在一起)

清华大学“良师益友”评选,是校研究生会于1998年发起的活动,由广大研究生同学投票选出心目中的优秀教师代表,评选旨在加强学校研究生学术建设、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第十七届“良师益友”评选活动为期两个月,共评选出39个院系的43位教师当选“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