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建东等:贸易改革和经常账户失衡

时间: 2021-02-20 13:12 来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近日,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教授鞠建东、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系教授施康及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学术访问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终身讲席教授魏尚进共同撰写的题为《贸易改革和经常账户失衡》(Trade Reforms and Current Account Imbalances)的工作论文被国际经济学顶级期刊《国际经济学杂志》(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接受,文章发表待刊。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是公认的国际经济学领域顶级期刊,也是教育部认可的12本经济学国际顶级期刊之一。

微信图片_20210220132020.jpg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微信图片_20210220132033.jpg

这篇论文建立了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动态模型,研究贸易改革对资本流动的影响,并作出四点贡献。

首先,在动态HO模型中,论文发现了利率过度确定问题:即利率既由需求侧的时间折现因子确定,又由供给侧的零利润条件确定,而这两组方程一般是不相容的。为了解决这个技术问题,论文在此模型中创造性地引入内生折现因子来解决这个技术难题,从而将静态HO模型动态化。

其次,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自由化通常会导致更大的经常账户顺差,这与通常理解的局部均衡的直觉正好相反。

第三,要素市场改革强化了贸易自由化对资本外流的影响。

最后,如何理解中国的经常项目平衡的变化是一个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有不少文献认为2007年之前中国经常项目的顺差是由于人民币低估,而2008年之后中国经常项目顺差的下降则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鞠建东等研究表明,中国的经常项目在2007年之前的快速上升,和2008年之后的下降趋势都可以由中国加入WTO所带来的结构调整解释。

文章的工作论文版本可在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网站下载。

点击下载阅读完整文章:https://www.nber.org/papers/w18653

鞠建东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紫光金融学讲席教授,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CIFER)主任,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跨境数字资本研究中心(IDC)主任。鞠建东的研究领域集中在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产业组织,在American Economic Review、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等学术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曾获2016年浦山世界经济学优秀论文奖,2020年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著作论文奖经济学类一等奖。

施康

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系副教授(终身教职),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经济联合研究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国际金融项目访问教授,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研究领域包括宏观经济学、国际宏观经济学、货币政策和中国经济,已经在国际学术期刊和主要经济金融媒体发表众多学术论文与政策研究报告。1994-1999任职中国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从事经济研究与银行运营分析。2017年2月获中国国际经济学最高奖项—浦山学术研究奖。2018年7月获第三届孙冶方金融创新奖。

魏尚进 

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金融经济学学术访问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终身讲席教授。曾任亚洲开发银行(ADB)首席经济学家,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公共政策学副教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贸易与投资处主管、世界银行(World Bank)顾问等职务。目前兼任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NBER)中国经济研究组主任、美国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高级研究员。魏尚进的学术论文发表于国际顶尖学术杂志,包括Journal of Financ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