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逸婧:重回五道口的往与望

时间: 2017-09-15 16:07 来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导语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167名2017级金融专业硕士、金融学博士新生正在开展丰富的新生入学教育,他们包括131名金融专业硕士生和36名金融学博士生。其中,有50名硕士生是清华五道口和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联合培养的首批学生。

       他们是百里挑一的菁英,浓缩了百转千回、超越自我的奋斗历程,他们从海外、从军营、从四面八方、各行各业汇聚五道口,让我们走近这些莘莘学子,感受他们勃发的家国情怀,汲取他们身上生生不息的动力,重燃自己不灭的理想火烛吧!

李逸婧


李逸婧,2017级金融学博士,2014-2016年曾在学院攻读金融学硕士,读研期间获得唐立新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互联网金融方向一等奖学金和清华大学优秀毕业论文、两校六院论文大赛金融分论坛第二名,2016年被评为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


2017年秋踏入五道口的我,既是新生,又是旧友。

自从7月份领到录取通知书以来,我一直兴奋地期待着以2017级五道口普博新生的身份重回道口。而事实上,作为2014级的五道口金融硕士,我已经是清华五道口的“老学姐”了。不仅如此,即使在硕士毕业后,我也始终没有走远,无论是银行专场就业沙龙,还是吾道清春学生节,我都珍惜与小院儿剪不断的纽带。

几年来,五道口承载着我回忆和成长——2013年暑假,我满怀憧憬地第一次踏入成府路43号院参加保研夏令营,“要是真能来这里读书就好了”。

2014年秋,我期待满满地来到一号楼大厅报到,“终于来了,希望课程不要听不懂”。

2015年春,我在小院里行色匆匆、面带忧虑,“这周又有案例报告要刷夜了,学生节视频还没写完剧本,而且实习也找不到,暑假没地方去了”。

2016年3月,我终于下决心拒掉了暑期留用,在三号楼多功能厅参加论文动员会,“啥?还有40天就要交论文了?我这还一笔没动呢,连数据都没有,完了要跪”。

2016年5月26日晚,我按照学术导师的建议在答辩前一天又对论文进行了修改,“其实做研究还真是很有趣,可惜这次有些仓促了”。

2016年7月,我在219宿舍等待帮忙搬家的师傅,恋恋不舍间,心里隐约升腾起一丝希翼,“希望还有机会回来”。

幸运的是,一年之后我也真的回来了。从2016年11月报名统考开始,每次闯关都是再次接近五道口,每一次的成功也都给我信心和力量。

不过待到真正入学,我还是对博士生涯感到担心、颇感压力。听着2017级博士资格考试改革和更高的博士要求,再对比自己薄弱的数学基础,我只能自我安慰这是一个绝佳的脱胎换骨的机会。看着博士同班1996年的年轻小鲜肉,再看着一个接一个结婚生子的研究生同学,我明白时间宝贵,岂敢挥霍。选择回归读博,就是选择了人生的困难模式,但经历了这般“荒岛求生”,又怎怕寻不见价值连城的人生宝藏?

重回五道口,不变的是敬畏,是归属,是情怀;而变化的是身份,是目标,是心态。

从就业导向的金融硕士,变成研究导向的金融博士,我知道自己需要多一分踏实,因为知识与能力的提升永远不是一蹴而就的,踏实的提高远比临时抱佛脚的高分要有意义得多;我知道自己应该多一分坚持,因为学术研究的未知甚至比市场的波动更加不可捉摸,唯有坚持才能通向最终的柳暗花明;我知道必须给自己多一些要求,五年的时间既可能让人习惯了浑水摸鱼,又可能让人培养出敏锐的研究嗅觉、搭建起严密的逻辑框架,而自我要求越多也就越接近后者。

张晓燕老师在给博士生的第一课上提到,博士学习可以改变人的三观,使人具备更加严谨有效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许现在的我无法看清五年后的自己是否能成为一个条理清晰、思路严谨的年轻学者,但我能做的就是帮助自己平稳度过读博期间的每一次挣扎。期待自己成为合格的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博士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