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2025年中国公募基金研究报告》正式发布

时间: 2025-09-23 10:20 来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近日,《2025年中国公募基金研究报告》正式发布。本报告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全球母基金研究中心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经济研究院联合编著,基于详实数据与实证分析,对我国公募基金行业的发展历程、市场现状及典型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

公募基金行业发展稳健

报告显示,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我国公募基金行业在规范化、法治化与市场化进程中不断壮大,已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24年底,我国继续运营的公募基金数量超过2.2万只,资产管理规模高达32万亿元,管理机构数量为164家。在支持居民财富管理、服务实体经济和促进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等方面,公募基金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报告主要研究内容

报告围绕行业发展动态,从不同角度展开深入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公募基金行业基本情况:全面回顾公募基金自上世纪90年代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梳理2024年行业的新变化,并总结基金数量、资产管理规模、产品分类、费率水平等方面的现状。

 股票型基金能否跑赢大盘指数:以万得全A指数作为比较基准,系统检验股票型基金在收益率、累计收益率以及风险调整后收益等方面的表现,评估其是否具有持续战胜市场的能力。

 股票型基金的优秀业绩从何而来:基于单只基金的历史业绩数据,通过回归模型和实证检验,分析基金经理的选股与择时能力,进一步探讨业绩的来源究竟是投资能力还是运气。

 公募基金业绩的持续性:利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绩效二分法检验、收益率持续性和夏普比率持续性的描述统计检验等多种方法,研究基金过往业绩与未来表现之间的关系,揭示业绩延续性的规律。

 股票型基金经理的选股与择时能力:基于在职与离职基金经理的样本以及每位基金经理所管理的全部基金产品数据展开分析,从选股与择时两个角度,对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进行系统评估。

 我国ETF市场发展与科创企业融资:梳理全球与我国ETF市场的发展历程,总结ETF在降低投资成本、丰富投资工具的同时,在支持科创企业融资、推动资本市场多元化发展方面的作用。

报告基于万得等大型数据库,结合基金长期业绩数据,采用多种实证方法开展分析。作为对中国公募基金行业的年度系统研究成果,报告在发展历程梳理、业绩检验、基金经理能力评估和ETF市场研究等方面提供了翔实数据与客观分析。自2016年以来,学院已连续发布年度基金研究报告,希望能够为学界、监管机构、行业和投资者了解公募基金行业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全球母基金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全球母基金研究中心成立于2021年6月29日。中心专注于全球母基金领域的学术、政策与实践研究,致力于形成母基金领域的基本理论体系和学术研究成果,为中国母基金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建言献策,打造母基金领域的高端人才培养机构、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和权威专业智库。 中心以“全球化的资产配置战略”为指导,不定期邀请国际上政府主权基金创建者及专家进行互动交流,助力于中国企业及政府资产管理的全球化配置。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购书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