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转移专业硕士项目:以人才培养推动项目落地的模式创新

时间: 2025-04-15 15:53 来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在北京市和学校的支持和指导下,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设立全国首个专业培养科技成果转化人才的学位项目——技术转移专业硕士项目,旨在培养对科技创新具有深刻理解,兼具商业管理能力和金融市场能力的复合型、国际化的科技成果转化核心人才。

项目启动后,学院专设管理团队,从招生录取、课程体系、师资队伍、项目实践、奖学金、论文训练、创新生态等多维度开展项目建设。经过几年探索,项目逐步形成了以人才培养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落地与发展的办学特色。

一、多学科深度融合,强化实践创新知识基础

技术转移硕士项目立足学生的能力培养,通过教学改革,探索建设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和多元化的师资团队,重点培养学生在科创、管理、金融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以及在技术转移与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实践能力。

项目的专业课程分为四个模块,分别是:

基础模块:奠定知识基础的科技成果转化;

进阶模块:聚焦技术转移、科创企业管理和金融市场对接的科技成果转化;

实践模块: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科技成果转化;

拓展模块:针对金融投资和企业管理进阶需求的科技成果转化

各模块内容循序渐进,形成覆盖科技创新、转移转化、管理、金融、法律、监管等多方面内容的课程体系,力图通过严谨科学的训练,使学生具备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全流程能力。

基于课程建设需求,技术转移硕士项目开发多学科领域师资,依托清华大学、科技部、北京市政府等相关单位,搭建起融合科技、技术转移、管理、金融专业背景的师资团队。

图为课程体系

二、教学项目互动,提供实践创新机会

为丰富技术转移硕士项目班级生态,促进技术转移和科技创新领域的人才培养,2023年8月,学院在学校终身教育处和技术转移研究院的指导下,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专业人才奖学金项目,面向校内招收服务学校重点领域、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的骨干人员,提供科技成果转化、金融、管理课程的学习机会,目前已招录了十余个院系和重点实验室的两期学员。

教学过程中,技术转移硕士项目学生和奖学金项目学员深度融合。一方面,从事科研工作的奖学金项目学员能够更加了解市场需求,发现项目转化机会,规划转化和融资路径;另一方面,来自企业和市场化机构的技术转移硕士项目学生能够学习相关技术领域的最新进展,挖掘优质项目,进一步促进科创项目的推进与落地。在日常学习和交流过程中,项目促进了来自科研团队、企业、成果转化机构、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等不同学生和学员群体的多维碰撞,为开展技术转移实践工作奠定了基础。

图为转化公司参访、党史学习活动

三、实践贯穿培养过程,提供实践创新经验

技术转移硕士项目采用课堂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开设多门实践类课程,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方式,将科技成果转化重点案例引入课堂,并让学生走进科技型企业、技术转移机构、新型研发机构和孵化载体等单位,提升实践技能。

例如,在“科创金融案例专题”课程中,一方面,同学们在课程中讨论和分析专利争端、技术融资、成果转化等案例;另一方面,引入清华大学实际的成果转化项目,由项目科学家提出技术、企业未来发展的需求目标,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设计具体的转化方案,训练实践技能,并通过专家评审方式进行考核。

在“科技成果转化实践”课程中,同学们选定实践项目或实践单位,在8个月的周期内,参与技术转移、科技企业运营、创业孵化等相关项目的实际运作,与实践项目或单位团队共同讨论制定价值评估、知识产权保护、融资方案、转化方式选择、产业化、管理等方案,支持项目落地。

图为“科创金融案例专题”课程小组商业计划汇报

四、论文服务实践,解决创新实践问题

为贯通实践与学术训练,技术转移硕士项目建立联合指导制度,邀请清华大学、技术转移机构和产业界的教授和专家,共同指导同学们开展基于项目实践的学位论文写作。基于技术转移专业特征和学生对于论文写作训练的实际需求,项目专门开设论文指导课程,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工作和项目实践,针对这一过程中发现的现象和问题进行总结。通过撰写学位论文,应用学习成果、总结个人思考、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根据《学位法》要求,项目正在推进制定学生申请学位创新成果要求。

分析已通过答辩的2021级和2022级学生学位论文题目可以发现,同学们结合自身工作和实践,针对技术转移机构、风险投资、技术引进、科创企业治理等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金融相关领域的重要议题展开了细致的研究和探讨,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效借鉴与参考。

五、开展多元合作,建设创新实践生态

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生态为目标,学院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构建了包含1个学位项目、5个非学位项目(含2个公益项目)和1个公益活动的科创金融人才培养体系,覆盖科创企业成长全生命周期和全需求。各教学项目在招生、教学、师资等方面互动交流,实践与就业环节深入融合,不同项目、不同背景的学生和学员形成科技成果链接金融资本、促进产业发展的资源闭环,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在此基础上,学院与北京市、科技部、国家(中关村)火炬科创学院、清华大学技术转移研究院、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等相关单位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并与北京市人才工作局落实了多项面向技术转移、创新创业人才的支持措施。通过多种类型的激励措施,鼓励学生挖掘和转化科创项目,为项目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等工作提供支持。

图为北京市-清华大学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合作发布会

六、推动专业建设,形成人才培养标准

针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人才的迫切需求,学院积极推动技术转移专业学位授权点建设。2023年9月,清华大学增列技术转移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五道口金融学院成为该学位授权点的主责院系,并继续依托该学位授权点建设技术转移专业硕士项目。

在现有经验基础上,学院积极与其他高校、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深化沟通与合作,为其他单位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提供支持,推动技术转移专业建设,建立人才培养标准,带动全社会形成人才培养的合力。

图为人才培养座谈会

未来,五道口金融学院将根据国家政策方向、行业发展趋势、市场需求、学生反馈,持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更新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在课堂、课外引入更多的实践项目,在相关政府部门支持下积极探索建设衔接项目、资金、政策、空间支持的项目创新孵化生态,并通过主题活动、政策落实、资源对接等方式聚集转化项目与创业人才,致力于打造全链条的科技成果转化与创业创新支持生态。